听清华学子聊聊人工智能
2月初,文生视频Sora再次引领人工智能科技浪潮。
清北联手 共启“AI”之望
2020年8月,朱松纯教授回到国内,联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,共同打造了通用人工智能方向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——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,旨在打造多位一体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社区。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创办人虞蘅夫妇得知朱教授的计划后,深感“通班”的创立兼具开拓性与使命感,决定通过基金会全力支持通班的发展建设。基金会捐款用于人工智能通班学生奖学金、学术活动及学科建设等,以促进通用人工智能方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。
![](https://economy.gmw.cn/xinxi/attachement/png/site2/20240227/1c697af6e2cc2747f89a55.png)
基金会支持北大人工智能实验班签约仪式
在朱教授带领下,实验班已形成从通班到通院的“通用人工智能人才联合体”的建设模式,旨在以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面向世界前沿科技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工智能领域复合型顶尖人才。
与通班学子畅聊AI 清华通班到访基金会
![](https://economy.gmw.cn/xinxi/attachement/jpg/site2/20240227/1c697af6e2cc2747f89a56.jpg)
2月23日,恰逢清华通班部分同学在上海开展科学实践,基金会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。
在讨论中,清华通班的同学们分享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。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、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。无论是深度学习、机器学习还是自然语言处理,清华的同学们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。
从医疗健康、金融科技到智能制造,通班学子揭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他们还就人工智能的伦理、社会影响等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。
得知清华通班同学来访,虞蘅理事长专程来到,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,详细了解人工智能通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同学们的学习、生活状况。
通班之智 未来之望
![](https://economy.gmw.cn/xinxi/attachement/jpg/site2/20240227/1c697af6e2cc2747f89a57.jpg)
清华人工智能实验班课堂
“人工智能通班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。”刘宇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0级本科生,原本认为自己作为本科生没有机会去参与这么高大上的科研,然而他在大一就通过面试,成为清华大学通用人工智能方向第一批学生。
专题讲座、暑期科研实践、科研实训营……刘宇除了系统学习通用人工智能所涉及的交叉学科,还参加到形式多样的科研、人文活动中。在通院导师的指导下,他从读论文、写摘要入手,开始了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。入学短短两年之后,就能在导师带领下独立负责一个科研课题。
成立短短3年,人工智能通班至今已经形成了由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近180名优秀学子组成的通用人工智能童子军。许多通班学生开始在各大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,崭露头角。黄奕聪慈善基金会也将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通班发展,助力这些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童子军们“以中国之思想,创世界之科技”,成长为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行军。(巩文群)
![](http://img.gmw.cn/pic/mgmw/mlike.png)
![](http://img.gmw.cn/pic/mgmw/mbacktop.png)
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点击浏览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“
”按钮
点击右上角QQ
点击浏览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“
”按钮